發布時間: 2025-11-21 08: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當前房地產市場正以“好房子”建設為抓手、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家裝行業也需要適應變化,建立職業化、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提升裝修工人的整體技能水平。在上海舉行的這場家裝行業技能競賽上,不僅能看到裝修新工具的應用,還能一睹裝修工人積極提升技能、不斷突破自我的風采。
| ? |
“這個‘匠’字像印刷體一樣,真沒想到是董師傅手工涂刷出來的。”11月15日,“貝殼杯”2025職業技能邀請賽在上海科創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在看到董師傅比賽的“作品”后,現場觀看的學生感慨地對《工人日報》記者說。
學生口中的董師傅名叫董海平,是圣都整裝西安大區的一名裝修工人,在當天的邀請賽中獲得油漆刷涂項目冠軍。
“此次比賽的要求之一就是在墻上刷出一個藍色的‘匠’字,其實在平時的工作中我也一直秉持‘匠心’,做到執著專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參加此次比賽,我也從同行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接下來還要繼續學習新工具、新工藝,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進而突破自我。”董海平說。
新工具讓裝修更高效更安全
比賽現場,電鋸聲此起彼伏。
“這么多工人在安裝定制家具,但是我們現場一點粉塵都感受不到吧?現在,鏤銑機、修邊機、電圓鋸、軌道鋸等工具都可以與吸塵器連接,邊工作邊吸塵,不僅可以保持裝修現場環境的整潔,避免粉塵進入家具當中,同時也可以保護工人免受粉塵的傷害。”貝殼整裝工程交付部定制安裝負責人李鵬說。
李鵬還現場教學軌道鋸的使用方法。按照李鵬的提示,記者先將軌道鋸放在軌道上,右手握住主握柄,左手握住輔助握柄,雙手同時按壓下方的啟動扳機,機器啟動后再往前推,軌道鋸便沿著軌道直線向前,將木板筆直切開。
“你看,很簡單吧?新手幾分鐘就學會了!”李鵬介紹,相比傳統的電鋸,軌道鋸不僅能夠實現高精度直線切割,安全性也大幅提升。其鋸齒在機器內部,使用時不會和手直接接觸,而且只有雙手同時按壓扳機才會啟動,防止誤操作。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整裝家居分會秘書長唐召群對記者表示,當前,在安裝施工過程中,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工具的應用至關重要,好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通過此次比賽讓工人學習使用新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圣都整裝青島大區瓦工姜軍從事裝修工作約20年了,也見證了裝修工具的變化。“比如我們現在鋪貼瓷磚都會使用激光水平儀,不僅能放出水平線、鉛垂線,還能夠自動找平,比以前的吊錐、傳統水平儀好用多了。”
亟須建立職業化人才隊伍
在此次比賽開幕式上,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會長周鴻升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正以“好房子”建設為抓手、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家裝行業也需要適應變化,亟須建立職業化、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提升裝修工人的整體技能水平。此外,如今的家裝很多以舊房翻新為主,對于家裝來講挑戰更大,還要考慮安全、智慧、綠色、低碳等方面,沒有優秀的技能人才,就無法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家裝服務。
“通過舉辦高標準的職業技能大賽,能夠推動從業者的職業化建設,提升其操作技能與服務意識,從而鍛造企業的優質資產與核心競爭力。”周鴻升說。
本次邀請賽由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主辦,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整裝家居分會、貝殼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科創職業技術學院承辦。今年的邀請賽新增瓦工、油工兩大工種,覆蓋“安裝—水電—硬裝”全鏈路技能比拼,聚焦施工標準化、人效升級與質量管控三大核心目標。比賽旨在通過以賽代訓、以賽促改模式,系統性構建多工種復合型人才梯隊,為整裝業務規模化發展提供可復制的技術標準與交付能力保障。
以油漆刷涂項目為例,比賽要求選手掌握基層處理、石膏找平、精準涂刷等核心技術,完成墻面平整度處理、陰陽角修直、特殊部位修飾等任務。選手需依據工藝標準,實現涂層均勻、無色差、無流掛的高質量涂裝效果。
“這次比賽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挑戰也很大,但好在自己平時在施工過程中也是對每一個細節都嚴謹認真,力求讓客戶無可挑剔,比賽也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董海平說。
深化產教融合促進人才精準對接
如何打造家裝行業職業化人才隊伍?專家指出,核心是打破“打游擊”的行業困局,讓有“好手藝”的工人有尊嚴、有出路、有奔頭,實現從“工”到“匠”的轉型。
“之前我也是‘打游擊’,有時跟著這個包工頭干,有時跟著另外一個包工頭干,直到進入現在的公司才穩定下來。公司每個月都有培訓,大家會一起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也有動力提升技能。畢竟技能提升了,收入自然就增長了。”姜軍說。
貝殼整裝工程交付中心工程賦能負責人白金告訴記者,公司為技能工人提供了晉升通道,包括專業和管理兩條路徑。從專業路徑來看,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職級越高,收入越高,以此激勵更多工人依靠技能成長成才;從管理路徑來看,技能工人可晉升為基層管理者、高階管理者。
“通過職業化建設,我們不僅致力于打造一支更專業的整裝團隊,也在不斷推動行業從‘勞務合作’向‘職業伙伴’邁進。”貝殼整裝對外關系與發展中心總經理鄭深圳說。
除了讓現有的工人提升技能之外,還需培養“生力軍”。上海科創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項國平表示,這就需要深化產教融合,通過職業院校與企業緊密攜手,以共建產業學院、訂單式培養、打造實習實訓基地等多種途徑,形成“校中廠、廠中校”模式,實現人才培養精準對接產業所需。“我們與企業密切合作,深度契合國家關于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項國平說。
貝殼職業教育中心負責人徐洋告訴記者,貝殼教育中心與上海科創職業技術學院將聚焦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在多個關鍵領域展開深度協同。例如,在共建實訓基地方面,將整合校企優勢資源,打造集實踐教學、技能訓練、創新研發于一體的多功能實訓平臺,為學生提供貼近真實產業場景的實操環境。“此外,在就業通道共建環節,通過建立校企人才聯合培養機制,設立企業定制化培養項目,開辟‘實習—就業—晉升’一體化發展通道。”徐洋說。
責任編輯:楊卉松
審 核:董雪婷
統 籌: 張宇
監 制: 曲立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