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11-19 23: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代練開外掛致賬號被封十年 廣西東蘭法院判決明確虛擬財產保護邊界
中新網河池11月19日電(韋彪 韓其峻)近日,廣西河池市東蘭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游戲代練引發的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判決代練服務提供方賠償玩家經濟損失6200元,明確了網絡游戲虛擬財產的法律保護范圍,為廣大游戲愛好者敲響合規警鐘。
| ? |
東蘭法院介紹,玩家小李為提升游戲賬號進度,于2025年6月與小鄭達成口頭代練協議,約定由小鄭代刷游戲幣及任務,小李支付325元代練費。不料小鄭在代練期間使用非法外掛程序,被游戲公司安全系統檢測發現,導致小李的游戲賬號被封禁3650天。雙方曾協商確認賬號價值6200元,小鄭承諾轉賬賠償,但兩次轉賬未成功后便拒絕履行義務。小李遂向法院起訴,要求小鄭賠償財產損失30000元并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東蘭法院審理后認為,網絡游戲使用權作為網絡虛擬財產,具有可支配性、排他性和經濟價值,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條保護,屬于合法權利客體。被告小鄭違反合同義務和游戲規則使用外掛,是導致賬號封禁的主要原因,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原告小李委托代練的行為違反了游戲許可及服務協議中禁止代練的約定,對損害發生存在一定過錯,需承擔相應責任。同時,雙方微信協商確認的6200元賠償數額系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最終,法院判決小鄭賠償小李經濟損失6200元,駁回小李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75元由小李負擔75元、小鄭負擔200元。
法官提醒,代練、使用外掛均為游戲公司明確禁止的行為,不僅會破壞公平競技環境,還可能導致賬號封禁、虛擬財產損失等后果。委托代練的玩家自身存在過錯,需分擔相應責任;而制作、銷售游戲外掛更可能觸犯刑法,面臨刑事責任。廣大游戲玩家應遵守游戲規則和法律規定,拒絕代練、外掛等違規服務,自覺維護健康的網絡娛樂環境,避免因違規行為損害自身合法權益。(完)
責任編輯:王忠巖
審 核:劉海龍
統 籌: 張宇
監 制: 曲立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