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5-09-19 15:31 來源:黑龍江網
9月17日,由黑龍江省總工會主辦的“牢記回信囑托鍛造產業鐵軍”全國網絡媒體龍江行活動走進大慶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慶工廠”),探訪這座“全球標桿工廠”如何以“三項引領”為核心,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步入總裝車間,“全球品質”四個大字赫然映入眼簾,與智能化生產線上躍動的機械臂、穿梭的AGV小車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傳統制造向新質生產力躍遷的生動圖景。
勞模工匠精神引領:從“一人閃光”到“群星璀璨”
“崔占新勞模創新工作室”內,全國勞動模范崔占新正帶領團隊調試新一代焊接工藝。“我們剛攻克了鋁鋼異種材料連接的技術難題,這項創新每年可為工廠節省成本超千萬元。”他指著操作臺上的實驗件說道。這樣的場景,是大慶工廠以勞模工匠精神為內核,打造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的縮影。
國力強不強,制造業是基礎。而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勞動者。高素質的勞動者,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沒有一支規模宏大、本領高強的勞動者隊伍,科技自立自強就不可能實現。
工廠通過“選樹培育——平臺搭建——文化浸潤”全鏈條機制,讓勞模精神落地生根:打造以崔占新等勞模為核心的創建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在勞模工匠中選拔出技術領軍人才,創建崔占新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技術創新小組。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平臺,圍繞生產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技術攻關、創新研發等活動,推動企業技術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實施勞模工匠師徒結對子“傳幫帶”、勞模工匠進班組等活動,實現技能經驗“裂變式”傳承,同時傳承勞模工匠精神,傳播勞模工匠文化火種,提升工廠職工整體素質。
大慶工廠聯合大慶市總工會舉辦勞動技能競賽提技能促發展。緊緊圍繞工廠生產業務要求,以提升員工業務技能、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為目的,結合市總工會勞動技能競賽大賽,深入開展工廠生產技能競賽活動。激發員工學技術、鉆業務的積極性,選拔出一批業務精、技能高的員工,為企業發展儲備了一批優秀人才。
“在這里,勞模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大慶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沖壓維修班班長、全國勞模劉洪強從普通維修工成長為全國勞模,印證了大慶工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這一濃厚氛圍。
從一名普通的設備維修工成長為全國勞模,劉洪強回顧這12年,自己的成長軌跡與大慶工廠的發展,以及國家深入推進的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密不可分。“產改的各項舉措為我這樣的技術工人搭建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大慶沃爾沃貫徹落實產改部署,在技術提升上投入巨大。公司建立了覆蓋全員、全職業生涯的培訓體系,包括與國內外專家對接的尖端技術培訓、通往高技能等級的認證通道,以及鼓勵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工作室。”
劉洪強說,新時代的產業工人,一樣有清晰的職業路徑,一樣能憑技能贏得尊重。如今我不僅是產改的“受益者”,更主動成為“傳承者”——通過帶徒傳技、分享經驗,帶動更多工友提升技能,共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球標桿工廠添磚加瓦。
創新改善文化引領:讓“金點子”變成“金果子”
在車間,工人們正圍繞“節能減排優化方案”熱烈討論。一個個創新的案例,在大慶工廠已成常態。
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向縱深推進的背景下,“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已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命題。大慶工廠緊扣“人”這一關鍵要素,以培育數字型、創新型、復合型高技能人才為抓手,通過構建創新改善文化體系,推動“特高新”生產資料與人才要素深度融合,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
工廠工會聯合工廠學院打造“創新賦能生態圈”,通過常態化開展創新理念培訓Workshop,邀請行業專家、首席工程師開展“創新思維破冰”等主題講座,覆蓋員工1200余人次。利用碎片化學習場景,將創新方法論融入生產一線,推動全員創新意識從“要我創新”向“我要創新”轉變。
安全生產意識引領:筑牢高質量發展“生命線”
在廠區的地面上,不同的顏色為參觀者和行車區域規劃了嚴格的界限,在參觀道上噴涂有腳印的形狀作為示意。沃爾沃的工作人員解釋,這是為了確保參觀者的安全,以及生產材料的移動運輸不受參觀干擾,保證正常的運轉效率。
大慶工廠始終將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不斷增強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工廠以“零事故”為目標,打造安全生產生態。
為此,工廠常抓不放多項工作:工會積極組織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相關知識以增強和提高員工安全意識與素養;各級領導簽署責任狀壓實安全責任,各部門設安全培訓島定期開展培訓演練,工會還組織模擬演練提升員工應急能力;積極組織員工參與隱患排查,建立整改機制并及時處理隱患,還搭建工廠間數據分享機制防患未然;工會代表員工參與安全生產會議反映意見建議,建立權益維護機制提供法律援助與心理咨詢等服務;定期舉辦安全生產知識競賽等文化活動,寓教于樂,并以宣傳先進典型激發員工學習熱情。
改革賦能:從“大慶制造”到“世界標桿”
作為沃爾沃汽車全球三大生產基地之一,大慶工廠以“全球品質、中國智造”為定位,累計生產整車50多萬輛,出口80多個國家和地區。更令人矚目的是,其通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探索出一條可復制的“東北振興”路徑。
“產業工人是振興東北的‘頂梁柱’。”企業工會楊樹峰表示,今年是沃爾沃汽車大慶工會成立的第十年。十載砥礪奮進,工會始終堅持以建設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為核心使命,堅持服務大局與關愛員工并重的工作理念,堅持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目標,堅持“五項引領”為工作抓手,努力推動工會創新發展。通過思想引領凝聚發展共識,建立FACETIME溝通機制傾聽員工心聲,開展讀書活動構建學習型組織;通過勞模引領激發創新動能,依托崔占新勞模工作室開展技術攻關、師徒傳承等特色活動,通過創新引領培育新質生產力,舉辦創新競賽,產生降本增效成果。站在新的起點,企業工會將繼續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為全省改革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我們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的宗旨,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積極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不斷增強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石啟立)
責任編輯:張澤國
審 核:董雪婷
統 籌:張宇
監 制:曲立偉